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决不能忽视背后的制度因素,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Ken Liverthal)就直指“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刺激来源”。本文可以看作是论证这一观点的分支课题之一,从省会这一特殊行政级别的角度,关注制度对资源配置以及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省会经济”实际上就是指“强省会”,这里的“强”是把省会放在省域内来看的,省会之间强弱的对比又是另一个概念。
下图是省会GDP占全省GDP比重的比值(范围包括24省,其中海南、广西、浙江、广东、福建、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湖北、湖南、黑龙江、安徽、山西、江西、河南、吉林、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山西、甘肃。下同)。从趋势上来看,1990-2000年增长较快,2000年-2010年相对平稳,2010年后增速提高,2017年达到23.28%。在这背后,影响资源配置的根本因素是政治权力,在权力金字塔的影响下,资源呈现差序分布状态。
图1:省会GDP占全省GDP比重的比值
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省会经济”现象展开讨论:一是针对历史和现状,探讨省会在省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演变趋势;二是针对该现象背后缘由的思考,主要从政治权力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展开;三是基于以上对未来作出预判,思考该现象及其动力能否持续。
· 省会对省域发展至关重要,省际间城市结构呈不同态势
· 省会首位度总体上升,资源集聚加剧
我们在此选取两个主要指标对省会在省域内的地位进行衡量:
①位序首位度,用省会指标除以省内非省会最大城市的指标,以衡量省域内的城市分布结构,该指标越高,则表明该省越趋于单核;
②集中首位度,用省会指标除以相应省份指标,侧重于衡量省内资源集中的程度。
采用2017年GDP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如下两张分布图,颜色浅代表首位度越低。可以明显看到,东部省会首位度高于中西部省会,省域内发展相对均衡,城市规模无明显断层,这跟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图2:2017年省会位序(左)和集中(右)首位度分布图
把上述两个指标放在同一张图上,纵轴是GDP集中首位度,横轴是位序首位度,分别取经验值2和全国平均值23.28%,可将各省会分为“高位序,高集中”、“高位序,低集中”、“低位序,高集中”、“低位序,低集中”这四种类型。其中,第二类不是特别典型,但跟双高分布仍存在一定区别。
表1:2017年省会位序和集中分布表
在类别I中,省会相比省内次级城市占据绝对优势,省内城市结构出现断层,且全省经济高度集中于省会。
其中,饼状图代表2015年全国主要地级市GDP在其所在省份的占比情况,深红色和黄色分别代表省会城市和非省会最大城市(下同)。选取典型省份四川来看,成都和第二大城市绵阳之间体量差距很大,尤其是2008年之后;从1990年-2017年省内集中首位度和位序首位度的变动来看,也一直在稳步上升。
图3:高位序首位度和高集中首位度变动图(1990年-2017年四川省)
在类别II中,省会相比省内次级城市占据绝对优势,省内城市结构出现断层,但省会在省域内的经济集中度低于平均水平。
选取典型省份河南来看,与省内第二大城市洛阳相比,排在首位的城市郑州具备绝对优势。2008年以后经济体量差距加速拉大,郑州GDP占全省比重低于20%,相比四川、湖北、湖南,河南省域经济资源集中程度较低。河南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重点发展郑州,拿下自贸区试验区,并获批国家中心城市。从1990年-2017年省内集中首位度和位序首位度的变动来看,同样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图4:高位序首位度和低集中首位度变动图(1990年-2017年河南省)
在类别III中,省内存在与省会相当的次级城市,省会不占绝对优势甚至不居首位,且全省经济集中于省会及少数次级城市。
选取典型省份广东来看,广州和深圳差距极小,2017年双双入围两万亿榜单,省内第三大城市佛山与广深差距明显,全省经济资源集中于珠三角地区,非珠三角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从1990年-2017年省内首位度的变动来看,集中首位度呈上升趋势,但位序首位度有所下降,表明资源向广深集中且两城市增速相当。
图5:低位序首位度和高集中首位度变动图(1990年-2017年广东省)
在类别III中,省内存在与省会相当的次级城市,省会不占绝对优势甚至不居首位,且全省经济集中度低,发展相对均衡。
选取典型省份山东来看,青岛为省内首位城市,济南和烟台差距较小,省内15市进入2017年GDP百强,但无一前十,发展均衡但缺乏明星城市,前省委常委王文涛提出实施省会战略,“济南强,山东强,济南隆起,全省受益”。从1990年-2017年省内首位度的变动来看,均变动较小,其中集中首位度有所,位序首位度有所下降。
图6:低位序首位度和低集中首位度变动图(1990年-2017年山东省)
可见,对于省会在省内的地位,省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下图中,按照东中西部简单划分,黄色、蓝色、灰色、红色分别代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按照箭头所指方向的三个点分别为1997、2007、2017年数据。
东部地区集中首位度呈现上升态势,省会在省内占比稳步提升;位序首位度有所下降,省会城市和非省会次级城市共同发展。中西部地区趋势类似,省会增速明显高于非省会的次级城市,资源进一步向省会集聚,集中首位度和位序首位度均处于上升状态。总体来看,全国范围内集中首位度和位序首位度均呈上升态势,省内资源将进一步向省会集聚
图7:全国范围内集中首位度和位序首位度趋势图
除GDP之外,采用人口规模和财政收入计算首位度指标,也能得到基本一致的趋势,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表2:人口规模和财政收入计算首位度指标
· 政治权力是影响资源配置的根本性因素
· 省会在现有资源禀赋和未来资源流向占优,形成城市发展的正向反馈
不管是“因市而城”还是“因城而市”,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成本优势和集聚效应,成本优势是指城市本身的区位或者资源占优,集聚效应则是指生产要素集聚、人口集聚、核心区形成,进一步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形成正向的反馈。
关于集聚效应,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做过探讨,大致可以按照《经济学原理》中三种运输成本的降低进行划分,即运物的成本、运人的成本、运思想的成本。但这更适用于西方城市发展经验,他们的城市等级划分不太严格,资源集聚主要是市场经济不断扩张的过程,而中国自古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所有重要的资源或生产要素都是从中央到地方、从上级城市到下级城市逐次分配。因此,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增加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运权力的成本,要考虑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对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的影响(江艇等,2018)。
图8:城市集聚效应和运权力成本趋势变化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政治级别从上至下一般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非副省级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政治权力从强到弱,越靠近权力中心,在资源分配上的优势越明显。政府需要考虑区域的发展,比如寻求稳定的财政支撑、在区域竞赛中争夺自己的话语权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会从政绩出发,考虑保护权力中心的发展。
图9:政治权力中心和资源分配关系图
各类资源从中央到地方、从上级到下级逐次分配,形成从强到弱排布的差序格局。关于政治权力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我们很难囊括所有方面,但大体可以从行政资源、经济资源、公共资源、人口资源这四个角度来看。
表3:政治权力对资源配置影响
行政资源是最直观的,政治级别高,审批成本低,投资立项、税收、土地征收方面都有很多优惠,也会进一步影响招商引资。经济资源方面,主要包括财政收支自主权、银行贷款等金融资源集聚。公共资源更广,交通、科研、教育、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呈现差序格局,这些又会进一步影响人的选择,用脚投票。城市宜居性和创新性的提高吸引人才,又会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图10:行政、经济、公关资源分布图
· 服务型经济时代到来,各省提出“强省会”战略,内外双因素下省会优势将更突出
· 应坚定不移进军省会
如前所述,政治权力会影响省会的资源配置,一方面是现有的资源禀赋,另一方面是未来资源的流向。这主要关乎省会自身的供给,如果要对其未来进行预判,当然也需要考虑需求端,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2015年第三产业GDP占比超过50%,从三大产业GDP贡献率来看也是一样,2013年算是一个拐点,此前工业化主导城市化,此后城市化为主工业化为辅。
图11:三大产业GDP贡献率历史变动
这进一步影响到不同等级城市的增长情况。此前,与直辖市、非省会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相比,非省会地级市的发展速度相对较高,但在2015年,大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小城市。
图12:不同等级城市GDP增速对比
都市圈中心城市要发展,势必要从工业中心转向为服务中心,在这个过程当中,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要资本、人力、创新,而在一个省内来看,这些东西恰恰是省会是具备的,因此省会资源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因此,从省会在省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来看,资源将进一步向省会城市集中,当然每个区域也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东部城市首位城市和次级城市协调发展,城市圈效应凸显。中西部地区更多不是规模位序分布,而是存在一定断层,进一步扶持首位城市发挥其带动作用。整体来看,大量省份都在提省会战略,要拉动本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再加上服务型经济的大背景,省会首位度预计还会进一步提高。
格莱泽说“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从政治权力的角度来考虑城市间的关系出发,我们或许可以说“省会是中国最独特的城市风景”。政治权力会影响一个城市已有的资源禀赋和未来资源集聚的状况;省会因而在资源上占优,且在服务型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优势更加凸显;政府提“强省会”战略,这对于开发商来说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华夏幸福智库论坛由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和城市规划研究院”联合发起的,跨专业、跨文化研讨城市以及城市发展等相关课题的交流活动。
第3期由城市规划研究院主办,三大智库、十位主讲嘉宾以“空间论道”为名,围绕“都市圈与城镇化”等话题进行了各自的分享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