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是近几年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并开展了许多实践工作。但是,双修工作的学术水平如何体现?双修到底有没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被所有城市借鉴?本文从六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倡导大家直面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层层剖析城市建设中的基本问题,以此抛砖引玉,引导读者更加深入思考城市双修与双兴的问题。
三亚市和海口市是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的典范。双修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拆除违章建筑、治理黑臭水体、开放市区内的山体营造市民公园、参考海绵城市的标准改造城市街道等等。这些措施一方面解决过去市民经常诟病的事情,另一方面又主动发现并解决一些没引起市民关注的问题,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双修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质疑是什么?当下所讨论的城市双修,一定程度上指城市复兴或者城市更新。中国城市双修所面临的背景是国家城市建设进入转型期,城市由增量发展变为存量提质,而提质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是所有的城市设计者努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设计来让已建成的城市环境具有更高的品质?如何赋予已建成环境更高的价值?这是城市双修工作过程中思考的关键。
双修到底是什么?反面来讲,双修工作中的最大问题是,在实施过程中双修已经不是修复修补,而是城市重建。西式语言经过中式翻译后可能就成为另外的样子,但是城市双修一定不是大拆大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中国宣称拥有全世界最长的盲道,但盲道的质量却无法保证。每个人可能都有疑问,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盲道?为什么中国的盲道几乎全是弯曲的?
之所以拥有如此多的盲道,是因为中国城市要面临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等检查或评比,这些检查评比都将盲道建设列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图1弯曲的盲道
众所周知,盲道是一种过时的时尚。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已经放弃建设盲道,因为残障人士不希望社会对他们另眼相看,不希望社会额外支出来改进他们的出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盲道成为城市中一个新的不安全因素,残障人士要因此承担相应的精神压力。在兰德尔等城市更新人士的影响下,我们意识到为残障人士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不是要专门为残障人士进行设计,而是要为所有人设计一个安全友好的城市街道。若一条城市街道对所有人都安全友好,那么对残障人士也定会安全友好。
为什么国内的盲道一定是弯的,几乎没有直的?就个人观察发现,是因为很多地方的人行道太窄。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中明确要求:“ 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沿人行道设置行道树、公共交通停靠站和候车亭、公用电话亭等设施时,不得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但是现实情况是0.5米宽的道路,或者1.5米宽的道路上布置行道树、电线杆、报刊亭等等设施,这种情况下一条人行道连正常的行人通行都无法保证,又怎么能保证盲道是直的呢?这种情况下还符合人行道的设计规范么?我们应该去质疑思考。
图2 狭窄而拥挤的人行道
我们的城市中为什么存在隔离墩、绿化隔离、各类护栏等各式各样的隔离设施?为什么我们的日常生活要被这么多的隔离设施限制隔离?
相信大家都曾看过这样的报道:一位怀孕后期的女士因为身体不舒服想靠在隔离护栏上休息下,结果脖子卡在了护栏里导致一尸两命;一位老人因为不想绕很远的路去小区对面的公园,在翻越护栏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去,失去了生命;一位小朋友在穿越道路中的绿篱后冲了出去,被一辆疾驶而过的车辆夺取了生命。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这类因为隔离设施引发的悲剧,那为什么这些隔离还会存在,甚至越来越多,越建越好?这样的隔离是否有价值,城市是否需要如此多的隔离设施?
图3 随处可见的隔离和停满机动车的人行道
在生活中经常观察的人就会发现,医院门口有隔离、学校门口有隔离、甚至盲道中间也被钉上了隔离。之所以有这么多隔离设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防止汽车驶入人行道、防止行人走机动车道。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在如此漂亮的城市里,行人会到机动车道上行走?城市里有很多管制措施,汽车停在机动车道上被罚款,停到非机动车道上被罚款,但是停到人行道上却没有任何处罚措施。这种现象反应的问题值得大家深思,这方面的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学术价值,有没有一种好的处理方式,设计师在这些过程中又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做设计肯定不能埋头画图,要观察生活,不能忽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设计理想,才能提升城市街道的品质。
4、为什么中国城市不能够有农贸市场,街道上不能摆地摊?
笔者曾经参与过国内一个项目,在一次阴雨天野外调研时发现,当地南岭山脉上下来的高山族和瑶族人在路边摆地摊,于是就建议当地政府,在地摊附近修建一个供当地人免费使用的农贸市场,他们采纳了这个意见。两年之后,农贸市场修建好了,当地政府却告诉我农民不愿去这个农贸市场里进行交易,宁愿在路边摆摊。
我又一次出差到那个地方时,在集上问一个摆摊的小伙子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农贸市场里摆摊,小伙子回答很简单,因为路边一块黑色的石头,这个石头表示了一个地盘,他爷爷留下来的地盘,这也是高山族人跟这块土地发生关系的一个象征。又问如果这块石头被搬到了农贸市场里了呢,他回答当然愿意进去了。
做设计的人总是很简单的来处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却不思考路边地摊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路边摊代表着在国家没那么强的经济实力来保障他们的生活之前,每个人自食其力的希望。我们需要的不是消灭地摊,而是设计出一个和人友好相处的地摊,能够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情况下提供具有补充性质的公共服务,这样的城市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图4 国外街头农贸市场
令人费解的是,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深圳,竟然容不下农贸市场。相信去过欧美的人都了解,农贸市场在西方城市中是最具当地文化特色的地方,因为这些农贸市场是城市的历史,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地方。外国游客在纽约停留三天以上就必然会被带到The Boil这个地方去吃龙虾。纽约可以有这种地方,北京为什么不能有?为什么我们的城市一定要消灭农贸市场这样的文化印记、消灭这些符号呢?这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笔者曾经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过一篇题为《园林城市是伪生态》的文章,以质疑城市盲目追求高绿地率的事情。一个市长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和我电话沟通,夸赞文章的观点很好,市长、开发商、市民应该都会喜欢。
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城市为什么会执迷不悟的追求高绿地率?这么高的绿地率代表着什么?城市能不能、应不应该拿出这么多的建设用地来用作绿地?这么高的绿地率到底让我们损失了什么?又能得到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些问题,即便思考过也不会直接表示质疑,可是我们做设计的缺少的就是这种质疑的精神。
图5 阿姆斯特丹与深圳航拍图
我认为城市不能够也不需要有这么多绿地。
首先,城市建设是我们把原来自然状态的乡村土地、城郊土地,甚至是林地、湿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这个转变过程需要政府投入很大的财政资金。但是在完成转变的过程后,又划出很大一部分的土地来建设绿地。同样的土地用于城市工程建设和用于绿地背后的差别非常巨大,一个是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个却需要花费巨额的财政资金建设维护。众所周知,国内许多城市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来维持高绿地率,这就导致为满足高绿地率的要求,不得不压缩城市的建设用地,挤压城市的公共空间。
其次,为什么国内城市随处可见塔楼?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研,一块容积率为3的商住混合用地,在美国只要建6层楼,在中国被调查的十几个城市中,层数15层到28层不等。同样的容积率,楼层的差别如此之大,背后的建设成本、使用成本、使用的方便程度必然大相径庭。为什么相同的容积率,楼层差别这么大?原因是城市在追求高绿地率的同时改变了另外一个建设的指标——建筑密度,国内城市建筑密度基本上处于30%左右,这么低建筑密度是为了留下足够的城市空间建设城市绿地。
现实问题是,我们真正得到了那么多绿地么?答案并没有,我们真正得到的只是被高绿地率、低建筑密度和高容积率共同挤压的不那么优质的公共活动空间,我们得到的是行人难以走通的人行道,是弯曲的盲道,是被各种隔离设施隔断的街道空间。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摆地摊,没有足够宽敞的空间来让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者使用表演、让行人驻足观赏,没有足够安全的空间让孩子们嬉闹奔跑跳跃。所以我们生活的街道人来人往却并不舒适安全,同时也乏味、单调、没有文化,因为除了人走路以外,我们的城市街道放不下其余活动,这才是需要改善的。
一位从2014年一直参加海南岛双修项目的学生反应,具体的双修项目建成之后,每天都收到12345的投诉。海南省对于市民投诉的回复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接到投诉后,主管单位必须两个小时内给投诉者以回复。为回复这些投诉,他每天精疲力竭。双修项目修复了一条河流,那条河过去因为河道气味难闻而无人驻足,现在水质改善环境变好,吸引许多人来河边散步,于是每天都能收到市民的投诉。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甚至可以专门做一项研究,研究环境改善是如何提升市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我鼓励学生拥抱这样的投诉,尽快去改进项目中的不足,这是一次难得专业历练机会。城市双兴到底兴什么?一定要围绕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一定能引导市民对美好未来有更加强烈的期待。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并经嘉宾审校
整理人:李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