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实际工作当中的案例——胜芳项目。希望通过胜芳项目的实践,探讨一下 “双修+双兴”的城市更新模式。
胜芳镇位于霸州市东南部,“津雄走廊”中部,位置优越。胜芳镇历史悠久,始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原为水乡,宋时定名为胜芳,取意“胜水荷香,万古流芳”,清朝时被称为直隶六大重镇之一。古时的胜芳,一直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客商云集、风景秀丽、交通便捷。至今还遗存着曾经繁荣的印迹,如著名的“胜芳八大家”(包括王家大院、张家大院等)、“胜芳三宗宝”(文昌阁、牌坊和戏台)等文物古迹,以及原址重建的大悲寺等。
图1 胜芳镇区位示意图
图2 胜芳古迹实景照片
过去的胜芳非常辉煌,如今的胜芳也闻名遐迩。胜芳镇是全国最大的钢木家具生产基地,鼎盛时期全国90%的钢木家具在这里生产,并销往全世界80多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猛,早在1985年胜芳就成为河北省的第一个亿元镇,各种荣誉称号纷至而来。与此同时,胜芳也因环境污染而闻名于世。胜芳南部有中亭河,是白洋淀流入渤海湾重要的生态廊道。央视的焦点访谈曾经就报道过中亭河河水因污染变红的情况。
图3 亭河河水曾经变红实景照片
在中央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背景下,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承担去钢铁产能的重任,其中保定、张家口、廊坊市境内的钢铁产能要求全部去退。胜芳镇拥有两大民营钢厂,胜利钢厂和前进钢厂。
由于推动民营钢厂执行完全清退的任务难度较大,河北省委省政府开创性引入社会资本,采取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华夏幸福作为在河北省起家并深深扎根于河北省的企业,积极响应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不仅承担起胜芳去产能的重任,还更加关注如何在去产能的基础上增动能,实现胜芳的可持续发展。
胜芳近年来遇到很多问题,包括GDP增长放缓,产业发展低端,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职能不完善,有产无城,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正在慢慢遗失。
以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的“双修”为抓手,可以应对胜芳急需解决的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问题。但是去产能增动能的过程中,“增”是核心,如何增加城市发展的动能?不是单纯依靠“双修”就可以解决的。
图4 胜芳面临的需求示意图
以往城市双修的项目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导,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单向投入为主:包括城市双修的试点城市三亚市,城市双修资金都是单项投入,且数额巨大。
第二,发展动力不足:以往的城市双修更多关注城市空间的修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对城市产业关注度不够,往往缺少产业优化和调整建议。
第三,单一项目为主:目前PPP都是单个项目分别委托的模式,没有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考量。
图5 政府主导的城市双修主要特点
政府主导的城市双修需要政府有意愿、有能力去推动完成。大部分的城市很难像三亚市那样,通过提升环境质量带动旅游业的增收来平衡整体资金投入,尤其是目前中央收紧地方融资渠道,很多城市根本无力承担巨额的资金投入。
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双修的需求,这里双修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提升,包括城市功能、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等。面对胜芳的需求,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双修模式?
华夏幸福作为企业承担胜芳的去产能、增动能的重任,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资金收益,无法采取单向投入式的城市双修模式,必须找到能够发现价值并兑现价值的双修模式。因此本次规划在“双修”基础上植入“双兴”的内容(“双兴”即文化复兴和产业振兴),我们称之为“内外兼修的双修模式”——外练筋骨皮:把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功能、城市的秩序修补好,把城市的生态修复好;内练一口气:城市需要在文化复兴和产业振兴双重带动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华夏幸福恰恰具备这方面的优势,有超强的产业招商落地能力和丰富的产业新城规划建设运营经验。
图6 “双兴+双修”内容剖析示意
5.1主要问题
1.用地布局混杂无序:2001-2016年的十五年里,胜芳的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城镇功能在这十五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2.公共服务严重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足,设施类型单一。
3.道路交通系统混乱:胜芳镇、左各庄镇以及再往南的滩里镇,所有对外交通联系全部依赖廊大线,且与高速公路只有一个出入口。“灯笼式”的道路模式导致胜芳的交通进得来出不去,交通问题亟待解决。
4.生态问题:胜芳作为中国环境污染的典型城镇,存在着水体、土壤等多方面的污染。
5.2空间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重新构建城镇空间秩序,明确“西城东产”的功能分区,打造“两片、双心、三带、两廊”的空间结构。其中两片:西边的文旅居住片区,东边的产业片区。双心:在产业片区植入研发服务核心,在文旅居住片区植入文旅服务核心。三带:沿城镇中部构建的城市公共服务带,沿北侧保津高速构建的城市交通组织带,沿南侧中亭河构建城市滨河湿地公园带。两廊:西部沿胜芳古镇向北部延展,形成承载古镇记忆、传承历史文化的古镇文化记忆走廊;东部沿工业遗产向北部延展,连接研发服务核心与高铁小镇,形成产业升级改造的综合转型示范走廊。
图7 胜芳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
5.3 规划策略
胜芳城镇建成区内有很多空间,如图所示蓝色的区域就是未建设区域,待钢厂搬迁之后也会腾为空地,可以利用这些空地拆迁成本低以及分散于城市内部的特点,采取触媒植入的方式,导入城市产业、交通、文化、生态等带动要素,避免大拆大建,促进拉动周边区域不断升级转型、不断改造、不断提升,以最小的代价快速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的升级转型。
图8 可启动触媒效应的空间载体分布示意图
东部产业片区:东侧区域内有5000多家企业,主要从事钢木家具产业,产业链条相对完整,有一些规模以上的企业,设备良好、生产工艺先进。主要的问题是缺少精品企业和龙头企业,大部分的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缺乏前期的产品研发和后期的包装销售,附加值低。因此产业采取“去、提、增、归”四大措施,即去钢铁产能企业,提升传统企业,增加新动能企业,把企业归类入园。
通过升级传统产业,导入新兴产业,打造一个全球高端的智能制造中心。在东侧空白区域增加研发服务核心,结合南侧钢厂搬迁后的工业遗址公园、科技公园,塑造城市研发创新的轴线。将相似功能尽量集聚,周边同类企业建设相应产业园区,通过规模效应,达到抱团发展的效果。另外,相似企业会产生相似品类的污染物,可以统一采取相应污水处理的措施,降低处理成本。将处理后的污水整体排放到滨河湿地,最后再汇集到河流当中。
图9 产业触媒植入(研发服务核心)示意图
图10 创新智谷研发中心总体布局示意图
西部文旅居住片区:西侧胜芳古镇,有着丰富的文化遗迹和历史民俗,文昌阁、牌楼、戏楼、牌坊、戏楼大院等建筑虽然已经看不到曾经的模样,但整体肌理还是比较完整。将其重新梳理,植入新功能,尽量挖掘原来传统民俗、手工业,并为其提供展现平台,期望能够重现原来古镇的传统风貌,重现“直隶六镇”的繁华景象。植入文旅服务核心,通过兴镇、连寺、造核的方式,串联胜芳古镇、大悲寺、康养小镇等文化节点,打造拥有文化底蕴的记忆走廊。
图11 文化触媒植入(文化服务核心)示意图
因此东侧依托公园,依托研发中心,形成一条以设计、生产、展销到物流一个全产业链的轴线;西侧以滨河、古镇,到大悲寺,到康养文化小镇,康养文化核心形成文旅的轴线。
图12 特色廊道示意图
交通策略:改变胜芳镇、左各庄镇、滩里镇的系千钧于一发“灯笼”形态交通。在东西两侧各增加高速开口,形成产业动线、旅游动线,廊大路转变为一条生活动线。除此之外,与北部交通串联和高铁站形成商业动线。
图13 交通动线规划示意图
生态修复策略:胜芳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现在生态脆弱、污染严重。我们采取分段实施生态修复计划。前期进行的内容包括将钢厂改造成工业遗址公园,滨河湿地公园的搭建,蓝脉绿网的构建。将中亭河治理与钢厂生态改造作为主要生态触媒。对中亭河进行污染治理,构建城市生态格局;通过钢厂生态改造,构建城市污染净化功能核心,结合城市生态集水网络,净化城市污染源。钢厂生态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在原来的肌理上,把特色内容保存,梳理脉络与水系,形成以生态修复为基底的多功能工业公园,包含创意、研发、休闲功能,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的一个环节。区域内园区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都会汇集到湿地中,通过湿地的自然净化排入中亭河。
图14 生态触媒植入
(钢厂绿色设施+中亭河湿地公园)示意图
图15 工业遗址公园总平面图
图16 生态修复后局部效果图
图17 蓝脉绿网构建示意图
我们希望通过前期触媒的植入能够启动城市双修工作,通过双修加双兴,希望探索一个以非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城镇双修的模式,通过双修和双兴打造全国城镇两双实践的样板,重现胜芳昔日辉煌——胜水荷香镇,流芳生态城。
胜芳项目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都到现场亲自视察指导,并且给了高度的评价。现在项目正在推进当中,钢厂已经搬迁,生态修复已经启动,胜芳的美好画卷正在展开……
图18 省委书记赵克志视察工作
图19 胜芳项目规划成果及沙盘展示
一,双修政策的适应性。由于不同城市所处地域、职能定位、发展阶段、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投资主体等众多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和不同,因此很难用一套固定的双修政策满足所有城市的需要。
二,双修模式的探索。目前国内基本都是以政府主导为主,也有很多地方政府采用PPP的模式,但是PPP的模式大多是以单一项目为主,很少统筹考虑到整体项目运作。目前,华夏幸福在胜芳进行的城市更新工作,正是在尝试采取一种整体打包的PPP模式,即由企业主导的双修模式。
三,企业主导城市双修的特点。既是需要我们不断摸索和实践,也是留给大家共同思考的话题。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并经嘉宾审校
整理人:刘佳
重塑共同体的形式:文化工人与城乡空间更新
韩涛 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副教授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秘书
北京THANLAB工作室主持人,STA'nD设计事务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