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与文化自信”自由论坛现场
以“持续发展、理性规划”为主题的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11月18日至20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由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6163银河.net163.am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年会自由论坛“文化线路与文化自信”也同期举行。6163银河.net163.am院长蔡震主持了论坛并诠释论坛宗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唐曦文、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汪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系副主任尤涛等专家结合文化线路规划与实践做了主旨发言。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自由论坛“文化线路与文化自信”是在年会探讨未来城市规划发展方向的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共同讨论以文化线路保护为题的分论坛。业内精英以“文化线路与文化自信”为主题探讨文化线路的遗产传承与创新,让文化线路展示出更多文化自信的内涵。
6163银河.net163.am院长蔡震诠释论坛宗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6163银河.net163.am院长蔡震认为,文化线路是承载物质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展现了文化自信的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化遗存具有多元与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具有系统性与连续性及跨区域性。在文化线路规划中,迫切需要结合地域价值挖掘,以理性价值观指导文化线路中的感性工作。蔡震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引起大家对文化线路的关注,并参与到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总规划师唐曦文介绍了南粤古驿道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享了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实践经验。自秦汉以来,南粤古驿道已经成为历史上广东与内陆社会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规划提出了构建粤北秦汉古驿道文化线路、西江古驿道文化线路、肇雷古驿道文化线路、北江-珠江口古驿道文化线路、东江-韩江古驿道文化线路、潮惠古驿道文化线路六条文化线路的建议,明确每条线路的重点展示特色,以古道、绿道、步道、风景道及水道作为路径载体,构建起贯穿广东全省的“主线+支线+发展节点”古驿道线路系统。已经纳入2017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在规划编制中,还用标识系统作为系统构建的手段,对历史风貌展示、文旅康体联动、精准扶贫落地、政企资源导入、建设实施指引等领域探索运用了动态、系统的文化线路综合规划新方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唐曦文介绍南粤古驿道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汪芳从文化线路与文化景观的关系角度,提出了“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概念。汪芳认为,区域的文化线路,应该与社会发展与经济调节相联系;文化线路研究和实践也要从整体性、区域性视角来思考文化景观,还必须考虑适应性、层级性、关联性属性特征;文化线路的确立还要考虑其整体性,要在传统单体、街区和城镇尺度保护的基础上,寻求区域、跨区域保护思路的突破,并在规划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文化景观整体性、区域性的保护理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系副主任尤涛以陕西宝鸡秦蜀古道为例,分享了古道遗产保护与活化在陕西的实践并提出相关思考。保护是基于古道的遗产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构建,并需要保存现状评估完善保护管理措施;活化则要突出社会价值、强调历史文化教育功能和避免过度商业化。尤涛还为此提出了以小众自助旅行作为主要利用方式,以及“串点成线”开辟线路等组织形式,结合相关近现代史迹开发利用对文化线路资源进行全方位活化的建议。
随后,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规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赵中枢先生;广东省住建厅总规划师、学会理事、控制性详细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永洁女士;学会理事、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董卫先生;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朱雪梅教授,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理事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邱衍庆先生;珠海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田建华先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江三角洲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任庆昌先生分别围绕南粤古驿道建设中价值重塑的感受,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规划对南粤古驿道规划的启示,文化线路的发展,文化线路跨区域协同规划管理的思考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文化线路与文化自信”自由论坛旨在通过对文化线路的关注、保护与活化,使规划能真正为文化遗产保护服务;通过整合业内专家对文化线路保护、活化的思路,实现找回与增强文化的更加自信。